《猴王·花果山》講述的是少年悟空學藝成長的故事。劇中大量運用了音樂劇等戲劇元素,演員以形象模型裝扮角色,音樂以現代電子音樂為主,使得這部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成為一部融時尚元素于其中的歌舞秀。
本劇的主創班底匯聚了時下國內外一流舞臺藝術大師。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常任舞美設計易立明擔綱此劇的導演和舞美設計,擔任導演和編劇工作的是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授石學海旅歐著名作曲家許舒亞先生為此劇精心作曲。此外,該劇劇名“猴王”二字由中國書法大師歐陽中石教授親筆題寫。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奇幻景觀呈現在木偶城堡的舞臺上,融入了歌舞、雜技、武術滑稽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亦真亦幻的美景讓觀眾贊不絕口。
一進入劇場,舞臺幕布呈現出巨大的“山水水墨畫”,云蒸霧騰,五光十色,把觀眾引人奇幻斑斕的仙境之中,從一開始就將觀眾的熱情激發出來。接下來小石猴震撼出場,混沌轉為明朗,美妙的山石、奇異的花果、真實的水潭完全呈現在觀眾眼前“安家水簾洞”一場戲中,一道水簾頃刻飛入眼簾,水珠濺到觀眾席,這樣的奇妙觀演環境尤其讓坐在劇場前區的小觀眾興奮不已,站起來去觸摸空中的水珠,他們直呼“過癮”。
在演出過程中,有很多巧妙的互動,小觀眾爭先恐后去迎接從獅臺上扔來的仙桃,幫小猴子們撿“石頭”砸魔獸等等。有趣的是,在劇情的帶動下,甚至有不少家長幫著孩子一起撿起石頭打魔獸,令全場氣氛活躍起來。當小石猴學藝歸來、騰云駕霧出現在觀眾席上空,大家都爭著試圖去和天上的“孫悟空”握一下手,全場觀眾熱烈、激動、興奮的情緒達到頂峰。
《猴王》僅劇目制作費用一項就高達600多萬元,堪稱木偶劇創作之最。該劇由著名舞美設計師易立明擔任導演和舞美設計,處處顯示著大手筆。原來鏡框式的舞臺被大大拓展,不僅離觀眾更近,視野也更加開闊了。造雪機、噴泉、地霧、鋼絲維亞、多媒體影像等舞臺設施的運用,使猴王上天人海無所不能。變幻莫測的舞臺機關和豐富多彩的場景變化極大調動起了小觀眾的熱情,讓他們始終處在興奮的狀態中。
曾為《無極》《十面埋伏》等作品作曲的旅法音樂家許舒亞為《猴王》創作的音樂風格鮮明、情緒飽滿。全劇的音樂混合重金屬搖滾、輕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等各種元素,提示、推動全劇劇情發展的同時,也不斷牽引觀眾的情緒。雖然是演給孩子們的節目,但音樂并不幼稚。劇中音樂混合了重金屬搖滾、輕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等多種元素,成為渲染戲劇氛圍、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手段。全劇的音樂豐富而且流暢,時而大氣磅磷,時而委婉動人,很有音樂劇的氣質。劇中還融人了很多互動環節,使該劇呈現出國際化的流行趨勢。每次有互動的場面出現,不僅孩子們歡呼雀躍,連家長也跟著興奮起來,整個劇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每次散場后,觀眾都要在現場停留很久?!拔覀冞€要來看”,這是觀眾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一位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觀眾表示,“太精彩了,劇中插曲的旋律一直在耳邊回蕩,《猴王》有點像音樂劇《cat》,層次鮮明,表現豐富多彩”。一位觀眾還直接在觀眾留言簿上留下了“良心品質”四個字。